12月以来,红利板块表现强势,相关ETF--恒生央企ETF(513170)、中证银行ETF(512730)领涨市场,规模增幅也较为明显,量价齐升。
具体来看,恒生央企ETF(513170)跟踪的恒生央企ETF跟踪的指数是恒生中国央企指数,近一月涨幅近7%。恒生央企ETF(513170)其最新规模为5.06亿,较9月底以来,不到3个月规模增加33%,创历史新高,表现活跃。此外,中证银行ETF(512730)跟踪的中证银行指数近一月涨幅超8%,ETF规模也较9月底有所增幅。
消息面来看,红利板块迎来多重利好。
Wind数据显示,截至12月24日,今年已有近4000家上市公司发布实施现金分红相关公告,分红总金额约2万亿元,创下历史新高。其中,超800家上市公司实施2024年年中分红或三季度分红,分红频次提高。A股上市公司分红力度加大,红利类产品受到市场关注。
此外,从消息面来看,近期国资委发文提到,央企要将市值管理作为一项长期战略管理行为,把提升央企控股上市公司投资价值、强化投资者回报作为一项长期工作来抓。有券商认为,伴随港股情绪回归理性,高股息红利策略也渐渐回归视野。
此外,近期微盘股调整幅度较大,很多资金回流到红利板块。以银行股为例, 12月25日,银行板块继续强势,四大行收盘价再次刷新历史新高。工商银行盘中股价突破7元/股,市值一度超过中国移动,成为新的“市值一哥”。
对于2025年,券商普遍认为,政策暖风有望持续,中国经济仍有较大增长潜力,A股有望延续上行趋势。配置主线上,券商普遍看好科技成长及红利资产。
国盛证券表示,近期货币政策持续宽松,低利率背景下债券吸引力相对下降,并且当前经济恢复缓慢,市场仍具不确定性,投资者会更加注重股息回报,此时红利资产的“类固收”性质凸显,或能提供稳定的收益增长。
中信证券表示,“主题+红利”推动跨年行情。预计跨年的经济数据仍将保持稳中向好,叠加明年化债政策有望前置,地产销售也有望迎来“小阳春”,国内的货币政策仍将坚持以我为主的目标导向,后续宽松的空间依然较大,市场活跃资金与机构资金暂未形成共识,仍将延续“分离定价”的特征。一方面,利率下行趋势下,政策尚未充分落地,基本面数据仍待观察,以保险为主的机构配置型资金对红利主线的配置意愿更强,整体上,“主题+红利”将推动跨年行情。配置上,建议继续向绩优成长和内需消费切换,兼顾红利品种。红利板块可以关注部分可攻可守的低估值、顺周期品种过渡,如国有大行、铜铝、核电、航运物流等。
恒生央企ETF(513170)相比内地央企ETF,具有港股市场估值更低、股息率更高的特点。同时,对比其他港股央企类ETF,其市值管理加权更能代表重要央企公司或集团的市场地位,在权重上又做了行业均衡处理,股价表现上或更稳健。
对于红利板块的布局,恒生央企ETF(513170)、中证银行ETF(512730)一键布局红利板块龙头股,享受政策暖风以及跨年行情带来的机遇。
(市场有风险 投资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