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景气度迎复苏 华夏航空航天ETF发行正当时

出处:香橙会|发布时间:2025-04-15 09:29

今年,航空航天板块景气度迎复苏获机构看好,作为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要部分,叠加多重利好,航空航天产业有望迎来发展黄金期。4月14日,华夏基金正式推出国证航天航空行业交易型开放式指数证券投资基金(场内简称:航空航天ETF;认购代码:159227),发行正当时。

今年3月5日,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培育壮大新兴产业、未来产业。深入推进战略性新兴产业融合集群发展,开展新技术新产品新场景大规模应用示范行动,推动商业航天、低空经济等新兴产业安全健康发展。2025年将商业航天定位战略性新兴产业,体现了国家对商业航天重视程度的提升,预示着更大力度的政策支持和资源倾斜。

航空航天ETF(159227)跟踪的指数--国证航天航空行业指数,精选航天航空装备、军工电子、地面兵装领域的优质企业,深度契合新质生产力发展方向。

截至2025年3月26日,国证航天航空行业指数前十大重仓股分别为光启技术、航发动力、中航沈飞、中航西飞、中航机载、航天电子、中航高科、中航重机、中国卫星、洪都航空,合计权重为53.64%,成份股集中度较高。

从市值风格看,国证航天小盘风格更加凸显,成分股市值低于100亿的个数占比达38%(中证军工、中证国防分别为14%、10%),远低于同类指数。从市场角度看,2024年底A股市场大势转折,整体估值步入新一轮扩张周期,小盘风格整体或处于顺风期。

从估值来看, 2023-2024年,航天航空板块受宏观环境影响持续调整,当前市盈率处于历史均值下方,具备较高的安全边际。

从基本面来看,华夏基金表示,行业在手订单已在回升,“十四五”存量需求有望加速释放。前期受“十四五”规划中期调整、订单下达延迟等因素影响,军工行业经营承压,“以销定产”模式下行业供给随之调整,当前库存和产能利用率均已降至历史低位。2025年将是“十四五”收官之年,军队建设“十四五”规划执行已进入能力集成交付关键期,订单需求有望加速释放,2024年三季度行业在手订单(预收账款+合同负债)已开始回升,预期四季度至明年订单需求或将进一步恢复。

中金公司研报表示,航空航天科技复苏在望,景气可期。航空航天科技行业的诸多需求压制因素,如“十四五”计划调整、供应链波动等,已逐步消除。2024年行业进入筑底阶段,而2025年有望在低基数效应下迎来补偿式增长。估值低位,机构配置回升。机构对航空航天科技板块的配置比例逐步回升,显示出市场对其未来发展的信心。受益于补偿式需求的释放,航天航空板块整体增速有望达到15%-20%。建议重点关注航空发动机、卫星互联网、低空经济等高弹性赛道,这些领域有望在短期内迎来快速增长。

华夏基金也表示,2025-2026年随着“十五五”规划编制推进、落地,军工行业未来三到五年的发展指引将逐渐清晰,伴随新一轮订单周期开启,景气成长属性有望强化,或将推动产业链整体景气度迎来复苏。

从政策层面来看,2023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首次提及商业航天,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将其纳入新兴产业布局,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则进一步体现了对商业航天等新兴产业的支持。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中强调了航天航空行业的重要性,推动我国从“航天大国”迈向“航天强国”,实现航天技术的广泛应用和产业的高质量发展。

受地缘形势等多种因素影响,全球国防开支加速扩张,需求复苏有望成为主旋律。全球国防开支增长,空天装备是军贸主要增量。世界主要国家加速发展高精尖导弹武器装备,空天装备需求加速增长,对航天航空板块来说迎来发展黄金期。

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赛迪研究院)发布的《“十五五”商业航天发展思路与路径》报告显示,中国商业航天正处于快速健康成长阶段,全产业链实现快速发展。从市场规模来看,根据赛迪发布的《2025年我国商业航天产业发展形势展望》,展望2025年,我国商业航天产业将迎来转型升级期,市场规模有望突破2.5万亿元,国际合作也将持续拓展

随着中国民航局对低空经济市场规模的乐观预测(到2025年将达到1.5万亿元,到2035年有望突破3.5万亿元),低空经济成为航空航天产业的新蓝海。无人机在低空物流、测绘、巡检等领域的应用日益广泛,推动了低空经济的产业升级和高质量发展。

作为新兴领域,低空经济产业链辐射带动作用较强,涉及高端制造、航空航天、新材料等多个领域,是战略性新质生产力的重要代表,具有高科技含量及产业引领作用等鲜明特点,有望成为中国经济增长的新引擎。

4月14日,航空航天ETF(159227)发行,一键布局航天航空板块龙头股,享受行业景气度复苏带来的机遇。

(本文机构观点来自持牌证券机构,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