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芯片出现爆发式增长,机构表示,芯片处黄金发展期。相关行业ETF--芯片ETF(159995),三季度以来,领涨市场,量价齐升大涨50%,规模增加逾7亿,最新规模为261.36亿元。9月23日,芯片ETF(159995)成交超20亿,涨幅近5%。
具体来看,芯片ETF(159995)前十大重仓股为中芯国际、海光信息、寒武纪、北方华创、豪威集团、澜起科技、中微公司、兆易创新、长电科技以及紫光国微等股,均为芯片板块龙头股,其中中芯国际占比超10%;海光国际、寒武纪、北方华创占比均超8%。芯片ETF(159995)跟踪国证半导体芯片指数,主要投资于半导体产业链上的上市公司,包括设计、制造、封测和设备等环节。
近期芯片板块利好频频。
从业绩来看,半导体行业(中信)25Q2营业收入为1884.29亿元,同比增长13.87%,25Q2归母净利润为147.63亿元,同比增长23.99%;半导体行业25Q2毛利率同环比持续回升。国产AI算力芯片厂商25Q2业绩表现亮眼,寒武纪25Q2营收同比增长4425.01%,环比增长59.19%,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324.97%,环比增长92.03%;海光信息25Q2营收同比增长41.15%,环比增长27.66%;芯原股份25Q2营收环比增长49.90%;国产AI算力芯片厂商进入国产替代加速期,有望持续提升市场份额。
国际数据公司(IDC)发布《全球半导体技术与供应链情报》报告,预计2025年全球半导体收入将达到8000亿美元,较2024年的6800亿美元增长17.6%。IDC预测,2025年半导体市场计算领域将增长36%,达到3490亿美元,到2030年的五年复合年增长率为12%。
国内大厂纷纷加码芯片芯片领域。9月16日,腾讯云宣布全面适配主流国产芯片,并持续加码软硬件协同的全栈优化战略,推动高性价比AI算力输出。同日,阿里自研PPU芯片亮相,其关键性能参数接近英伟达H20、优于A800,显示国产AI芯片逐步跻身行业前列。9月18日华为全联接大会上,华为首次公布昇腾芯片未来三年详细演进路线,包括950PR、950DT及下一代960/970芯片,国产AI训练芯片逐步对标国际巨头。
此外,全球芯片涨价潮来了。据媒体报道,台积电2nm制程价格相比3nm至少上涨50%,而末代3nm CPU价格已较前代上涨约20%。与此同时,存储芯片巨头三星、SK海力士等厂商已率先调涨产品售价,推动半导体通胀加速发酵。美光和闪迪等同时宣布类似涨价措施,其中美光涨幅达20-30%并暂停接受新订单。受到AI数据中心推升的内存、硬盘强劲需求,三星、SK海力士、美光、WD、Sandisk等大厂消费、企业端各类产品交期也从单月转为半年以上。
兴业证券分析师指出,AI浪潮催生了对算力的强烈需求,推动服务器、AI芯片、光芯片、存储器和PCB板等环节的价值量迅速提升。全球半导体设备的出货金额在2025年第二季度达到330.7亿美元,同比增长24%,主要受益于先进逻辑制程、HBM相关DRAM应用及亚洲地区出货量的增加。
华创证券发布研报称,预计2025年全球模拟芯片市场规模同比回升6.7%至843.4亿美元。行业逐步进入新一轮上行周期,同时国内供应链成熟度提升、贸易环境不确定性等不断加速国产替代进程,产业链公司有望充分受益。
中信证券发布研报称,当前半导体周期仍处于上行通道,其中AI持续强劲,泛工业接棒消费电子也进入复苏阶段。展望未来,中信证券认为AI仍将是半导体产业向上成长的最大驱动力,一方面云端AI需求持续,另一方面终端AI应用有望加速落地,并且中国半导体厂商在后续AI产业发展过程中的受益程度有望显著提升,从上市公司的角度其投资逻辑具体可以分为两条主线,其中云端看国产替代,终端看下游增量。
芯片ETF(159995)一键布局芯片板块龙头股,享受行业处于黄金发展期带来的机遇。
(本文机构观点来自持牌证券机构,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